狗狗需要做什么检查?
现在养狗的人越来越多,但很多人对于如何饲养宠物犬却知之甚少。在养狗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,而这些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为营养、疾病与卫生三大方面。 对于新手主人来说,了解狗狗必须做的常规体检项目很有必要。这些体检项目可以帮助主人及早发现狗狗的异常,然后尽快解决或是消除隐患。 那么,狗狗必须做的常规体检项目有哪些呢?
1、体重体型。 健康的犬体形匀称,体重是维持犬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,过重或过轻都可能提示健康存在问题。 一般幼犬的年龄和体重可以参考下表:
2、骨骼关节。 健康的犬站立时,四肢挺拔,走路稳当;爬坡、跳跃、奔跑都灵活自如。当犬出现运动障碍、步态异常等情况,应考虑是否存在骨关节的问题。
3、神经系统(核心检查)。 在体检过程中,医生会对犬进行视诊,观察犬的外貌、精神状态、动作是否协调等;然后通过触诊、听诊以及嗅闻等方法对脑神经、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心脏、泌尿系统等进行筛查,以发现可能的病因。 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疾病在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,往往需要通过体检才能发现。定期的体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4、被毛、皮肤。 良好的毛发质感、光滑的皮肤,说明营养状况良好,抵抗力强劲;相反,粗糙、干燥无光泽、掉毛明显则可能是营养缺乏或疾病导致的,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。
5、粪便。 正常的犬粪便呈条状,软硬适中,表面光滑,颜色为棕色或黑褐色。如果发现粪便稀薄、带血或粘腻,应及时检查,找出原因并处理。
狗狗平时看上去挺正常的,但偶尔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现象。为了明确狗狗的病情状况,一般需要做一些常规的检查,血常规、生化和尿常规是比较常见的三大检查,但有些疾病只从这三方面查还无法确认,还需要进一步做巴氏 sme、X光或B超检查。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狗狗生病时需要做的一些检查项目。
第一:血常规检查
血常规检查是通过血液分析仪来完成的,目前较为常用的血液分析仪一般可对16个项目进行检测。血常规通常包括白细胞、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变化。主要用于检测动物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、出血性疾病、贫血、血小板减少等疾病。
第二:生化检查
生化检查可对体内数十种生化指标进行检查,包括血糖、肝功、肾功、离子、肌酸、蛋白质等指标。主要用于反应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,检查器官是否出现病变和衰退。
第三:尿常规
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针对泌尿系统,检查肾脏是否有病变,通常动物的肾病发病比较隐匿,早期不易被发现,很多动物被发现患有肾病时已经较为严重了,因此早期的筛查和诊断尤为重要,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肾病,及早治疗。
第四:巴氏 sme检查
巴氏 sme检查是一种细胞学检查,广泛应用于检查耳道、眼睛、皮肤、淋巴、乳腺等疾病,通过显微镜检查动物的多种症状,快速高效。
第五:x光检查
x光检查对内脏器官和骨骼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,例如心脏病、膀胱结石、骨折等。x光辐射很低,对身体几乎没有影响,且检查迅速,一般十几分钟即可完成。
第六:B超检查
B超检查是一种声学检查,对动物身体几乎不存在任何不良影响,而且清晰度较高,检查迅速准确,主要用于检查犬猫内脏器官是否有病变,肿瘤性疾病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