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松软怎么回事?
大便松软的原因
消化不良
人体大便主要是由消化道所排除的废物组成,如果消化道出现了问题,自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,导致一些营养物质无法被身体利用从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。大便软烂就是因为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下降,食物在肠道内无法与肠道水分被及时吸收和排泄,而产生的大便也就比较松软。
直肠炎
大便性状与大便排出所经过的肠道关系密切,大便在经过直肠时,直肠有储存大便、利用肠液润滑大便及吸收部分水分的作用。如果直肠出现炎症,其分泌粘液和吸收水分的功能将会受到影响,而大便会因为含有粘液和水分过多而变得比较松软。
痔疮
痔疮是肛门齿状线附近直肠下段粘膜或者皮肤出现的病变,常常由于局部肛肠功能受损导致。当痔疮发生的时候,直肠下段的粘膜将会影响大便中水分的吸收,水分多的大便自然容易出现大便软烂问题。
所以导致大便软烂的原因,可能与消化功能异常和肛门附近肠道病变有关,例如消化不良、结肠炎、直肠炎以及痔疮等疾病都容易导致大便性状异常,出现大便软烂的症状。
大便软烂的治疗
大便软烂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,如果是消化功能紊乱或者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,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服用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来治疗,如服用消炎凝胶等药物即可得到比较好的改善。
而如果大便软烂是经常出现,或者反复的出现大便软烂问题,就可能是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,最好能够做一次肠镜检查,排除肠道炎症以及肠道器质性病变的问题,否则反复的大便软烂很容易引起身体虚弱和肛肠疾病恶化。